内容详情
后 记
孙禧斌
2005年6月6日,我收到孙寰占先生从上海寄来的一本《孙大鹏诗文选》后,便爱不释手,稍有偷闲便重复阅读,并对集诗人、书法家、教育家于一身的孙大鹏先生进行了深入研究。
感谢余士林、李世安等老一辈建湖文史专家的辛勤付出。他们主编的《孙大鹏诗文选》于1996年春出版后,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然而,这本诗文选存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一篇孙大鹏写的文章,有些名不副实,不能完全反映孙大鹏的诗文水平和他毕生追求的办学思想。
想当年,孙大鹏先生捐资办学的义举令人钦佩。他发起设立的大孙庄小学历史悠久,开创了盐城地区兴办教育的先河,为孙氏后裔及周边的贫寒子弟就近上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想当年,我也是在大孙庄小学接受启蒙教育的孙氏后裔,早期深受孙大鹏的诗文与书法熏陶,养成了热爱学习、报效祖国的崇高追求。
2020年10月4日,我到建湖高级中学参观新校园,并与蒋锋副校长与校史办李文标老师见面交流了有关校史馆的筹备情况。2022年10月6日,我在于大鹏副校长与校史办李文标老师的陪同下,参观了建湖高级中学校史馆的陈列展览与文物,其声光电布展方式令人惊叹。2024年6月13日,我到建湖高级中学后,在学校办公室李老师的陪同下,参观了首任校长孙大鹏的塑像、学校图书馆及学生阅读中心,然后拜会了张书军校长。我们一见如故,深感相见恨晚,在谈及百年校庆活动筹备方面颇有共鸣,并参观了艺文楼一层戴超的力作《湖垛胜景图》。我感到,张校长对学生“惟文惟真,立德树人”校训高度重视,这与孙大鹏先生“育人才、启民智、兴国家”的办学宗旨一脉相承。
作为孙氏后人,我看到建湖高级中学的发展成就,既有一份荣光,也有一份责任。为了迎接与配合建湖高级中学(原盐城县私立海南中学校)建校一百周年庆祝活动,本人在原书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与扩充,增加了孙大鹏文选部分与书法作品,力求更多地反映孙大鹏的办学精神与家国情怀,以便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孙大鹏其人其事,以此激发建湖高级中学全体师生的自豪感与学习热情,从而为国家与地方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孙大鹏诗文选集》即将以崭新的面貌与读者见面了,感谢原《孙大鹏诗文选》全体编辑同志的辛勤付出,以便于本人重新编辑时进行选用与参考,以飧读者。在新书编辑过程中,感谢建湖高级中学张书军校长为此书作序,还有语文老师及我的家人孟红、孙梦予以大力协助,并投入许多时间与精力进行校对,但难免还有错漏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