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管业荣与他的化石情缘

文/图 葛菲

在建湖县城东郊,森达东路与231省道交界处,知名化石爱好者管业荣先生创立的古生物化石博物馆——镜鱼馆,初看很不起眼,走进去犹如晋武陵人忽逢桃花源,别有洞天。

博物馆的名字很特别也很有内涵,“镜鱼馆”是北京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孔庆东推荐的,出自现代著名诗人卞之琳的《鱼化石》:“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我往往融化于水的线条。你真像镜子一样的爱我呢,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镜鱼馆以收藏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海百合为主要特色,这些珍贵的海百合化石在地下沉睡了三四亿年,如今依然栩栩如生,恰似国画大师笔下绽放的百合花。

“海百合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棘皮动物,因外形酷似百合花而得名,有‘永不凋谢的奇花’之美誉。几亿年前,海洋里到处是它们的身影。”管业荣边带记者参观边讲解。

除了海百合,馆内还藏有国内六大古生物化石群的各类化石及其他化石群的代表性化石,藏有国家重点保护和一般保护的古生物化石近百个属、千余个品种。

管业荣爱上收藏古生物化石,颇有渊源。2008年,管业荣到贵州省息烽县看望自己资助的学生,返程前顺道在当地古玩市场游玩。“我第一次见到海百合化石,当时就特别喜欢,从那时起,就开始研究古生物化石,一直坚持到现在。”管业荣满脸藏不住兴奋。

一组组古生物化石,让人感慨自然的鬼斧神工;一幅幅拓印作品,也让人惊奇艺术的无穷魅力。据了解,作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石传拓技艺)代表传承人,管业荣追求艺术创新,主攻自然科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以古生物化石为对象,首创了一批主题独有、寓意深厚、美轮美奂的拓片作品。

目前,管业荣已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南京明孝陵博物馆、盐城市美术馆、建湖美术馆举办了多场个人化石拓片艺术展。2023年6月,文创作品“创孔海百合拓片”被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授予“中国美丽化石”称号。

今年,管业荣又创立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镜鱼拓,将多块不同化石拓印在一张纸上,组合成有故事、有美感、有深度的艺术品。“拓片作品不能仅对生物形姿浅易复制,而更在于其精妙的组合,构造出有故事韵致、饱含美学魅力、深具内涵底蕴的画面。”管业荣感慨地说。

采访中,管业荣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盒子。他说:“给你们看个好东西。”随着一只只盒子的打开,一块块精美的砚台展示在眼前,一条贵州龙匍匐在砚台上,其纹理如神秘的密码,记录着远古时代的生命传奇。

为进一步拓宽古生物化石的文化内涵,管业荣创造性地将古生物化石与传统的砚台制作工艺相结合,邀请行业工匠精心打造出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化石砚台。

砚台工匠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尊重化石的自然形态,精心雕琢,使砚台既保留化石的原始美感,又具备实用的功能。目前,馆内藏有各类精美化石砚台50多块。

“对我来说,每一块化石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它们见证了地球的变迁和生命的演化。收藏化石、拓展化石的文化价值,不仅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到化石,也能更好地了解过去、珍惜现在,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管业荣对自己的收藏事业有了更新的诠释。

馆主管业荣

博物馆一角

古生物化石博物馆——镜鱼馆

剑齿虎头骨化石

八面临风

化石拓印作品

 

海百合化石

贵州龙化石砚台

面积达8平方米的“海百合”化石墙——五福临门

翼龙化石

千手观音

梁氏关岭鱼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