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县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解读之三
聚焦新型工业化 夯实发展根基 王玉魁
盛夏八月,硕果累累。
刚刚召开的县委十五届七次全会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明确提出“建设江淮绿心、打造千亿之城”的奋斗目标。“江淮绿心”和“千亿之城”的奋斗目标是相辅相成的,确定了建湖在下一阶段将坚持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道路,确定了“到2026年工业经济总量突破千亿、2027年GDP总量突破千亿”的奋斗目标。
新型工业化是工业经济总量和GDP总量突破千亿的关键,也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含“绿”量。
县委全会报告明确指出:“聚焦新型工业化,夯实发展根基。坚定不移把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县之要,建设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关键词:链群并举提升产业
当前正处在产业转型窗口期,建湖坚持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贯穿在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不断增强产业链韧性,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促进各类企业优势互补、竞相发展,持续提升工业发展质效。
【报告摘录】 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提升机械、纺织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推动高端装备、新能源和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树成森林”,找准产业链薄弱缺失环节,深入推进融合集群发展;推动低空经济、机器人两大未来产业“小树变大树”,争创省未来产业先导区。
【全会解读】 建湖传统产业规模大、覆盖面广,是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重点。牢牢抓住国家关于设备更新的政策机遇,引导传统产业加快“智改数转”,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赋能,全面提升行业竞争力。
高端装备、新能源和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建湖初具规模,形成比较完备的产业链体系。全会号召全县上下积极参与市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等重大招商活动,举办日韩经贸招商、长三角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综合招商推介,以招商活动倒逼新兴产业项目招引,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新兴产业“大树成森林”。
低空经济、机器人两大未来产业的新质生产力特征明显,更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具有创新引领、绿色低碳、数实融合等特点。建湖加快低空经济产业园飞行服务中心、检测中心等载体建设,推促在手项目落地开工,助力第三届全国智慧机坪新技术交流研讨会顺利开展,建设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机器人产业园以普渡、海柔等重点项目为抓手,加快工业、服务、特种机器人及零部件等领域的项目突破,建设百亿机器人产业园区。
关键词: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民营经济作为建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强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报告摘录】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加快建设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全会解读】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就要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
建湖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面对面”倾听诉求,“实打实”解决问题。持续弘扬“厚德、守正、创新、奉献”的新时代建湖企业家精神,让尊崇企业家、礼遇企业家在全县上下蔚然成风。实施“青雁展翅”计划,积极做好“创二代”培养、服务等工作。持续办好企业家“周末课堂”,量身定制课程,让各类培训“对口”还“对味”、“止渴”更“解渴”。加强诚信建湖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积极引导企业信用修复,以“信用”增“信心”。
关键词:培育优质企业矩阵
优质企业不分大小,具有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高、在产业链中发挥独特作用的特点。培育优质企业矩阵,有助于充分发挥大企业在技术、标准、市场等方面的生态主导力,带动提升中小企业在各自产品领域形成独特优势和产业地位,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相互补位、共同做强的新格局。
【报告摘录】 坚持内培外引,大力实施企业上市“扬帆行动”、专精特新企业“311”培育计划、高企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开展企业“争星创优”活动,实施百企技改、100个以上新增长点培育等计划。
【全会解读】 县委全会不仅擘画了培育优质企业矩阵的“任务书”,也细化了实干争先的“计划表”。明确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企业“智改数转网联”,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9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达220亿元;培育三星级以上工业企业23家,新增省星级上云企业40家,创成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4个;确保全年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140家、入库税金超千万企业45家,规上工业企业增长面70%以上。
在当前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上市企业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引领作用,通过引入资本市场资金,支持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专精特新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提升上,还通过专注和专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以及得到政策支持等方面,成为产业发展新优势的塑造者。
县委全会提出的各类行动计划,旨在分层次、分领域,因地制宜培育上市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良好势态,让优质企业步步生花,产业链条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