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浩然正气天下存 秀夫精神千古扬

——“寻秀夫·传精神”系列专刊之一

编者按: 陆秀夫是盐城历史上第一位宰相和配祀孔庙的人,这是世世代代盐城人引以为光荣和自豪的。陆秀夫(1238-1279)字君实,亦字实翁,别号东江。建湖长建里(今建阳镇)人,宝祐四年进士,南宋丞相。南宋灭亡,负帝蹈海。明万历四十七年追谥“忠烈公”。清咸丰八年,配祀孔庙。他,生逢乱世,却屡建不朽之功;一心抗敌,却饱经人事沉浮;意在报国,却空留满腔遗恨;壮志未酬,却名耀万代千秋。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

为进一步做好《少年陆秀夫》新书成果运用,传播陆秀夫英雄事迹,传承陆秀夫崇高精神,从今日起,建湖日报结合陆秀夫生平事迹,寻迹全国陆秀夫相关纪念场所,推出“寻秀夫·传精神”系列专刊。敬请关注。

海国孤忠——陆秀夫

李世安 金之愚

(一)

陆秀夫(1238-1279),字君实,亦字实翁,别号东江。据《中华陆氏通鉴》称,陆秀夫为平原郡陆乡(齐宣王少子田通的封地)陆氏第五十五世孙。高祖陆洵、祖父陆蕴、叔祖陆藻三人,都是进士及第,而且为官清正,向为后人钦敬。南宋高宗建炎年间(1127-1130),陆蕴改任楚州(今江苏淮安)管勾(掌管钱粮的官),置家小于盐城县长建乡之长建里(今建湖县建阳镇)。陆秀夫父名闻霆,字芳春,母赵氏,为宋宗室女,生三子(清夫、秀夫、秀士)及一女(名未详)。

据陈玉澍修《盐城县志》载,南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十月初八,陆秀夫出生于长建里陆氏老宅(在今建阳镇老街西首)。其时宋理宗赵昀纵情酒色,不问国事。陆秀夫三岁前后,江淮一带水旱连年,田地绝收,饿殍载道,人心惶惶。为了生计,陆闻霆夫妇携清夫、秀夫离开老家,逃荒至京口(今镇江市),寄居在赵氏娘家堂舅赵士诚建于汝山(今属丹徒镇)脚下的一座小庄园内。

尽管寄人篱下,闻霆夫妇从未放松对秀夫弟兄俩的教育。童年的陆秀夫经常聆听父亲讲述古往今来杰出人物的故事。其五十三世祖陆游(1125-1210)投身军旅、力主抗金、矢志报国的事迹及其大量的爱国诗篇,更让秀夫感动不已。

(二)

陆秀夫五岁时,和哥哥清夫一道,前往孟氏学馆,拜京口名儒“二孟”(孟逢大、孟逢原)为师,开始了长达八年的读书生活。在学馆,陆秀夫认真学习,成绩优异,“学举子文,下笔有奇语。不待师烦,日进不休”,二孟先生对他十分喜爱,“刮目待之”(南宋龚开《陆君实传》),称他为“非凡儿”(《宋史·陆秀夫传》)。每逢假期或农忙季节,他常与同窗忘年好友郭景星一道,去京口南郊黄龙山下的鹤林寺小住,白天“蕉窗论赋”,夜晚“抵足说诗”,还参加耕地、放牛、打扫山门等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他在州试“得贡”后重访鹤林寺时,曾写下《题鹤林寺》一诗忆及这一段难忘的经历:岁月未可尽,朝昏屡不眠。窗前多古木,床上半残编。放犊饮溪水,助僧耕稻田。寺门久断扫,分食愧农贤。

理宗淳祐十年(1250),陆秀夫十三岁,遵师嘱随父亲返乡温习功课,以应县试。走在范公堤上,父亲向他讲述范仲淹率领四万民工修筑防海大堤的故事,介绍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自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陆秀夫牢记于心。

在长建里,陆秀夫住了一年多时间,寄读于酺神庙的读书精舍。一到晚上,他就坐在神像前,就着神案上昏暗的灯光苦读不辍。淳祐十二年(1252)二月,十五岁的陆秀夫参加盐城县试,名列第一。四月,赴淮安府参加州试,又高居榜首,不但被选拔为贡生,而且取得了进入最高学府(太学)深造的资格。理宗宝祐三年(1255),陆秀夫再赴淮安应乡(省)试,又夺得第一。

宝祐四年(1256),陆秀夫赴临安应会试,与文天祥同登进士榜。他与同榜的京口王良臣、盐城刘幼发说:“吾侪当思报国,相勉为天下第一等人物,方不负此举。”复考官王应麟闻知,召秀夫相见交谈,并对他说:“阅卷得文天祥,予不胜喜。今闻贤论,何让天祥!可贺可喜!”对陆秀夫赞许有加(事见清人蒋逸雪《陆秀夫年谱》引《陆氏家乘》之《忠烈全传》)。

(三)

三榜连捷,陆秀夫声名大噪。理宗景定元年(1260),淮南制置使李庭芝邀陆秀夫到他驻在扬州的淮南幕府任职。应邀到任后,陆秀夫稳重干练,理事有方,深得李庭芝的器重,终被提拔为“主管机宜文字,分拟诸祠崖房公事,职无不举”(龚《传》)。他的治世才能,初露锋芒。

度宗咸淳六年(1270),元军围攻襄阳,升任京湖制置大使的李庭芝率师驰援,陆秀夫以机宜身份随行。翌年,襄阳形势更加危急,李庭芝采纳陆秀夫的建议,派张贵、张顺率敢死队员三千人,成功解救了襄阳之围。

咸淳十年(1274),陆秀夫奉召赴京,掌管文思院。其时元军已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两淮形势日趋紧张,陆秀夫如坐针毡,在京城再也待不下去了,便在这一年的十一月辞去文思院的职务,到淮东前线与李庭芝并肩抗元。宋廷遂任命他为淮东参议官,兼任淮南东路提刑。驻守在扬州的李庭芝高兴万分,说:“我得一秀夫,胜如猛虎添翼!”(事见《宋史·瀛国公纪》。又《四明文献集》卷五有《特授陆秀夫淮东提刑兼淮东制置使参议官诰》)

(四)

恭帝德祐元年(1275),宋、元双方的军事态势变化很快,川、鄂全境几乎尽陷元军之手,赣、皖已有不少州县的宋将或逃或降,苏北沿江及苏南地区城镇也大多未能守住。唯有陆秀夫临危不惧,与李庭芝同舟共济,誓死抗战,使扬州城岿然屹立在元军的汪洋大海之中。直至临安陷落以后半年之久,扬州城才被元军攻陷。

同年十一月,陆秀夫奉召任司农寺卿,管理农粮;不久又升任宗正少卿,兼起居舍人,得以出入宫禁,管理宫中日常生活。

德祐二年(1276)正月,陆秀夫以礼部侍郎身份赴平江(今苏州)与元人谈判,坚持“只议和,不投降”的原则立场,与元军统帅伯颜唇枪舌剑,针锋相对。伯颜无奈,只好放他回临安了事。

同年三月,元军攻破临安,虏全太后、恭帝(赵显)等北去。陆秀夫与殿前指挥苏刘义等保护杨、俞二淑妃和益王赵昰、广王赵昺从嘉会门逃出临安,直抵温州瓯江口的江心岛,在江心寺拥立赵昰、赵昺为天下兵马正、副都元帅,并积极商定建立海上行朝、到南方开辟抗元基地的大略方针。

同年五月,赵昰在福州正式称帝,改元景炎,是为端宗。端宗年幼,便由杨太后主议,以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组成行朝内阁。陆秀夫又与陈宜中据理力争,说服朝廷启用文天祥为通议大夫、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各路兵马,以便重整旗鼓,收复失地。陆秀夫也从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累次升迁为代理尚书,加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直接参赞都督军事。

同年八月(一说五月),因力荐文天祥一事,陆秀夫获罪于陈宜中。陈假传圣旨,陆秀夫被贬至潮州其兄清夫处闲居。

(五)

陆秀夫在潮州期间,友人将澄海辟望港口百余亩土地赠与他,让他好务农安家。后因陆母赵太夫人死后停柩于此,这里便改名叫陆厝围。

陆秀夫在陆厝围一边务农,一边开办学馆,广招当地热血青年,讲韬略,授武艺,倡爱国,明节义;又专门建了练兵场,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抗元骨干。

端宗景炎元年(1276)十二月,元军攻兴化军(今福建莆田),守将陈文龙坚守不降,不幸被执。陆秀夫闻讯,即从潮州致书陈文龙,劝其宁可为国牺牲,也不要投降敌人,同时也向陈表达自己一心要复出为国效力的强烈愿望,信中写道:“今车驾蒙尘,中原荆棘,淮东、江西、闽广诸路俱败陷。北向长望,无寸土干净,秀夫岂敢游逸此土哉!”(引自《致陈文龙书》)

陆秀夫被贬后,南宋海上行朝在陈宜中“逃跑至上”思想的误导下,军事上连连失利,处境越来越凶险。后经张世杰等人的严词追责,陈宜中才不得不于景炎二年(1277)召陆秀夫还朝,复任端明殿大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

陆秀夫奉诏前往行朝暂驻地——潮州外海的南澳岛,同行的有倪氏夫人、子八郎、九郎及幼女。赵氏夫人迭婵及长子繇、长媳周氏均留居潮州陆厝围。

(六)

陆秀夫一登上南澳岛,立即着手整顿朝政和军务,接着随行朝转战于南粤海上,与元军派来的海上追兵周旋。不料陈宜中却认为“大事不可为”,暗中带着一批心腹,驾舟逃往占城(今越南)去了。同年十二月,十岁的端宗(赵是)在井澳(即今珠江口西侧的大、小横琴岛)从舟中溺海,惊悸成疾。景炎三年(1278)四月,行朝辗转至雷州湾口的硇州岛,端宗病逝,群臣多欲散去。陆秀夫说:“度宗皇帝(赵禥)一子(赵昺)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旅(五百人)一成(十平方里)中兴者。今百官有司(泛指官员们)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耶?”(见《宋史纪事本末》)他的慷慨陈词,大大激励了在场的人。于是,大家在硇州岛西南端的淡水镇上拥立八岁的赵昺登极,称少帝,改元祥兴。任命陆秀夫为左丞相,辅佐朝政,总揽军国大事;文天祥为右丞相,在陆上发展义军,以图收复失地;张世杰为太傅,负责军事指挥。六月,行朝移驻崖山(距今广东省新会八十里的大海中),修建行宫与军营,作为抗元新据点。在崖山,陆秀夫内调工役,外筹军旅,以应建筑与生活之需,有力地支持了张世杰(在外海)、文天祥(在陆上)的军事行动,以致驻崖山的兵力发展到二十多万人,支撑着风雨飘摇的南宋政权。

(七)

祥兴二年(1279)二月,宋、元双方进行了一次生死决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崖山大海战。

元军以降元宋将张弘范为都元帅,李恒为副,分南北两路向宋军围攻。张世杰不听陆秀夫规劝,用大索将千艘战船相连在一起,拼命死守。双方相持不下,一时难分胜负。张弘范于是改变手法,派张世杰的外甥韩新到崖山劝降,被陆秀夫、张世杰严词斥退。张弘范又逼迫已经被俘的文天祥写劝降信给陆秀夫,文天祥正气凛然地反诘道:“吾不能捍父母,反教人叛父母,可乎?”张弘范再三逼他写,他将不久前在被元军押解途中所写的一首七律《过零丁洋》交给张弘范,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由于张世杰一时失误,没有在岸上留下一支军队,守卫淡水、柴薪的供应通道,使张弘范有了可乘之机。二十万宋军在缺水、断薪的艰难条件下,与元军相持了二十二天,直至二月初六日,终被元军攻破船阵。混战中,张世杰与陆秀夫、少帝失去联系,只好带领十八艘战船乘雾突围,驶离崖山,逃往大海。陆秀夫坚守到最后一刻,估计已无法护卫少帝走脱,便仗剑先驱妻倪氏、三子八郎、四子九郎及幼女跳入海中,随后跪拜在少帝面前说:“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德祐皇帝(指赵昺的长兄赵显)辱已甚(指被元军俘虏),陛下不可再辱!”言讫,将九岁的赵昺缚在自己背上,纵身跃入万顷碧波。这位年仅四十二岁的南宋丞相,用负帝蹈海、以身殉国的忠烈行动,奏响了一曲声震天宇、气贯长虹的爱国壮歌!

(八)

陆秀夫在抗元斗争中所表现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为后人世代敬仰。就连元朝枢密院副使兼湖州路总管丁聚,也十分敬重陆秀夫,他上奏朝廷,为陆秀夫修建了墓园。此时距陆秀夫殉国仅四年。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追谥陆秀夫为“忠烈公”。清咸丰八年(1858),全国各地孔庙皆奉旨配祀陆秀夫。为怀念这位与国共存亡的民族英雄,广东新会崖山祠内建有大忠祠,供奉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三人塑像;潮州澄海和潮阳、深圳蛇口、福建莆田、江西吉安都建有陆秀夫的衣冠冢或塑像、纪念亭。

盐城是陆秀夫的故乡,故乡人民更难以忘却这位先辈乡贤。在他诞生地的建湖县建阳镇,历史上就有忠烈堂、景忠堂、景忠坊、景忠桥、陆秀夫读书处、景忠书院等纪念性建筑,可惜都毁于日军侵华炮火。21世纪初,又以明万历年间的一块刻有“宋陆忠烈公读书处”八个大字的石碑为依托,在原忠烈堂遗址上兴建了全国第一家陆秀夫纪念馆,复建了读书处、忠烈堂,新建了陆秀夫文史苑,同时成立了盐城市陆秀夫研究会。建于明初的盐城陆公祠,如今也已扩建一新,成为盐城的主要景点之一。陆秀夫纪念馆已被列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陆秀夫是盐城历史上第一位宰相和配祀孔庙的人,这是世世代代盐城人引以为光荣和自豪的。

策划:崔良逵 叶志虎

摄影:叶志虎 

 

陆秀夫纪念馆

景忠书院

少年陆秀夫雕像